第五百一十三章 调查-《黄泉饺子馆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张赫熠忽然皱起了眉。于刚今年才32岁,按十年算的话,那么于刚岂不是22岁就坐了牢。

    “你知道于刚是因为什么事儿进去的吗?”

    “不知道,一提起那事儿,他就急眼。谁还敢问他。”

    笔录做完后,张赫熠带着我们回了巡捕队。

    于刚的尸检报告已经出来。

    可以确定,于刚的死亡时间就在三天前夜里21点至23点期间。也就是大年初一的晚上。

    而于刚的直接死因正是后脑右侧那块缺口。而身上其它处的多处砍伤,均是由同一件凶器造成的。

    初步断定,凶器应是一个长约50公分,重一公斤左右的短柄板斧。

    “板斧?”

    张赫熠看着报告不禁发问。

    “板斧跟家里常见的斧子不一样么?”

    “那可不一样。”

    女公安人员解释道。“板斧薄而宽大,也可以称为斧形刀,是由冰刃鉞演化而来。看没看过《水浒传》,李逵手持两把宣天大斧。还有《隋唐演义》里头,程咬金的天罡36斧,指的都是板斧。”

    “现在这些小伙子,什么生活常识都不懂。”

    我喝了一口张赫熠泡的枸杞水,也跟着点点头。

    “哎,那么这就说明,凶手应该是个中年男子呀。”张赫熠一口断定。

    “为什么?”

    我不禁好奇道。什么都还没查清楚呢,怎么就能认定凶手的性别和年龄。

    “你看啊。死者身上的多处伤痕,尤其是后脑右侧的致命伤,少半个脑子都给削掉了,一般女人哪里有那么大的力气!

    再说这作案工具,板斧。现在一般都是用斧头,板斧不属于农用具,它就是兵器类的一种。能想起用板斧杀人的,也就是像我这种岁数的半大老头子了。”

    “也不能这么绝对吧!”

    我心里有百分之八十认可张赫熠的判断,可仍有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在犯嘀咕。

    “我就是随便说说的,可不绝对,就是一种猜测!纯粹是瞎猜。”

    张赫熠连忙摆了摆手。

    “哎,你们刚才发现没有。”

    张赫熠招招手,示意公安局的人都聚过来些。

    “于刚身体正面的创伤,以及面部鼻梁的塌陷,是由于高处坠落所致,这个于刚身体正面的伤势是摔出来的。”

    张赫熠忽的晃过神来。
    第(2/3)页